中国农业科学院

攥着一束植株,七旬老人赶到北京,只为这件事!

“袁隆平爷爷发现了一株野稻解决了几十亿人的吃饭问题我党龄快50年了要是(我的发现)有研究开发利用的价值8月4日71岁的宋学礼老人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大厅他胸前的党员徽章格外醒目手里紧攥着一束自己采集的疑似野生稻植株还有一封手写的介绍信字字句句都透着对科研的热忱

老人 植株 旱稻 中国农业科学院 野生稻 2025-08-11 16:54  5

你喝到的是“皇金芽”,还是“黄金芽“”?

8月4日,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的“搜索・点赞・传播中国好故事”论坛上,安吉茗正堂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茗正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发布 “皇金芽”专用品种“白叶2号”。该品种已获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证书号:【GPD茶树(2022)

黄金 李政 中国农业科学院 茶周刊 金芽 2025-08-05 17:43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多项品种和技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5年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工厂加速作物育种技术”“农业重大迁飞性害虫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技术”入选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中麦578、华西牛等18个品种入选农业主导品种

农业 植物工厂 中农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油 2025-08-05 10:06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土豆的妈妈是番茄

马铃薯(俗称土豆),作为全球第三大主食作物,养活了数十亿人口。但你知道吗?它的起源竟是一场跨越 900 万年的“基因爱情故事”。最近,一篇发表在Cell期刊上的研究揭开了马铃薯身世之谜:它并非纯种演化而来,而是番茄和一种野生近缘植物杂交的产物。这场古代杂交不仅

论文 土豆 兰州大学 番茄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8-02 18:54  4

科研|细长粒型水稻如何高产?这个因子有“办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鉴定出一个调控水稻粒型的关键转录因子基因 OsMADS47 ,阐明了该转录因子通过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动态平衡调控水稻籽粒形态的分子机制,为细长粒型高产水稻新种质创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

科研 水稻 李学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 蛋白激酶 2025-06-28 01:34  7

牛羊采食树叶,蚜虫怎样保命?

蚜虫吸食树叶、草叶,牛羊同样会采食树叶、草叶等,当牛羊采食时,蚜虫会被吃掉吗?人们早就发现,蚜虫可以感知到哺乳动物呼出的高温高湿气体,并迅速逃逸。它们是怎么做到的?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了蚜虫逃逸的机理,研究成果发布在《中国科学:生

哺乳动物 蚜虫 牛羊 中国农业科学院 草叶 2025-06-21 22:02  9

封面文章!在读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知名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结合田间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综合研究了负载梨小食心虫昆虫性信息素静电纺丝纤维的释放行为,揭示了多组分昆虫性信息素在微纳纤维载体中的释放调控机制。该成果以“How to Control the

研究 期刊 博士研究生 信息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6-10 12:35  8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揭示水稻粒型调控的新机制

6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鉴定出一个调控水稻粒型的关键转录因子基因 OsMADS47 ,阐明了该转录因子通过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动态平衡调控水稻籽粒形态的分子机制,为细长粒型高产水稻新种质创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食品网 水稻 李学勇 动态平衡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6-10 10:05  7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揭示痛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膳食预防作用及机制

近日,油料所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系列研究,揭示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降低痛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风险及其作用机制,为从膳食角度预防痛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了理论依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

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 油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 2025-06-10 10:05  7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筑牢动物疫病防控的“西部屏障”

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兽医所”)这座成立于1957年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六十余年来始终以“面向国家需求、服务畜牧健康”为使命,在口蹄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成为我国西部畜牧安全的“

兰州 动物疫病 疫病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兰州兽医 2025-06-06 21:08  8

【甘快看·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筑牢动物疫病防控的“西部屏障”

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兽医所”)这座成立于1957年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六十余年来始终以“面向国家需求、服务畜牧健康”为使命,在口蹄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成为我国西部畜牧安全的“

兰州 动物疫病 疫病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兰州兽医 2025-06-06 20:12  12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筑牢动物疫病防控的“西部屏障”

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兽医所”)这座成立于1957年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六十余年来始终以“面向国家需求、服务畜牧健康”为使命,在口蹄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成为我国西部畜牧安全的“

兰州 动物疫病 疫病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兰州兽医 2025-06-06 17:18  8